青海新闻网讯 当下,不少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外出打工,以增加社会阅历,挣点零花钱,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,他们在暑假打工中会常遭遇一些尴尬事。
8月10日,我市某餐饮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诉苦说,自暑假开始,他便接到很多朋友的求援电话,都是朋友托朋友,想让上大学的孩子来他的店里打工,“发多少钱并不重要,主要想让孩子增强社会生活能力”,但大学生多半都很难管理,经理的话不听,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,稍微话说得重了一点,这些孩子还会给你耍点小脾气,跑到家长那里“告状”,家长都很宠自家的“独苗”,往往把矛头对准打工单位,认为一切都是打工单位的不是,这让他在朋友面前非常尴尬。“这两天就有一个朋友打来电话,说在我店里打工的一个大学生没有领到工资,与其说这个孩子只上了3天班,还不如说只上了3个小时,每天来店里转一圈就走了,经理说了一下,还跟经理大吵一架,骂经理没文化,你说这工资咋发?”这位负责人反问记者。
暑假外出打工,对不少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尴尬。去年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小李告诉记者,暑假回到西宁,父母非得让她出去打工“体验生活”不可,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却要受小老板的气,有时还会被“没文化”的主管呼来喝去,这让她实在受不了。“好不容易放假了,理应和同学们好好聚一聚,或者约同学去旅游,却被父母逼着去打工,我不乐意。”小李表示。
一些家长也认为,孩子在假期打工很有必要,这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,能让孩子了解家长的辛苦,但给孩子找到一个称心的打工单位比较难,很多单位都不愿要大学生这种“短工”,而且还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,一旦发生劳动纠纷,维权很难。 (作者:张扬)